給創作者的你和我,認識讀者的一段話
聽一個故事
小明有個比較會電腦的朋友小天,小明找小天製作一個網站,小天在製作的過程中碰到許多困難,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容易,做了很多功課、查了很多資料,最後做出一個覺的很不錯的網站。小天把網站交給小明,小明說了謝謝,在看到小天有點失望的表情之後,讚美了幾句。
小天所有的用心,樣式、大小、圖片的間距,都是精心調整過的,但是小明仿佛沒看到一樣。
為什麼小明會覺的小天做的網站很普通呢?
因為評論的人傾向於把他看到的,拿去與他曾經看過的做比較,而不是從心裡去看待作品與作者。
所以大多時候人們並不覺的創作的很好,更多的是抱持著一種鼓厲的心態去徍獎創作者。
對於作者而言
創作也是如此,哪一個創作的人不是想把作品做好呢? 哪一個文字創作者不是期待自己的努力,在詞語下的工夫能被讀者讚賞?文字或許不夠貼切,或許不夠深動,但都是作者費盡心力寫出來的結晶。
創作就像是和陌生人講話
我們不能假設自己說的、想的、寫的、作的,別人一定能全盤感受到,畢竟我們對於讀者都只是個陌生人。
我們也不會聽到陌生人什麼,就全盤相信了吧?(盡管他可能非常用心去準備)更多的可能是:我們在與陌生人說話時,只會聽彼此共同的觀點。
你試想像一下是不是這樣?而那些不同的觀點很可能在一說出口的時候就被否決掉了,甚至你根本就沒有聽到!(盡管他確實說了這些話)
該怎麼做才能不被慣性思維限制?
其實道理很簡單,一字一句的聽完對方的每一句話,有不懂的地方就問,這是給對方尊重,也是讓自己能充份理解,道理雖然如此的艒單,但又我們身邊又有幾個人能做的到呢?
想想吧,多少次你試圖向別人解釋某個觀點、某條數學公式、某個道理的時候,你總是得到「沒有問題」,「我會了」,但事實總是不斷向你證明,對方什麼都不會。
而我們自己又是多少次跟別人說自己了解了,不論對方再講什麼我們都覺的無關緊要,直到最後才意識到其實是自已什麼都不會呢?
無知不可怕,可怕是我們連無知都沒意識到。
不能改變讀者的我們,又該怎麼讓讀者放下防備呢?
談談情緒吧!人類在接收一項資訊時,理解的過程是這樣子的反射動作
> 感性
> 理性
也就是說,在大腦中理性的權重其實是最低的,雖然現在的時代,理性反而可能是最重要的。
對於一個創作者,我們試圖向讀者表遠某些觀點,必須安全的渡過「反射動作
> 感性
」這段過程,讓讀者能放開心胸去理解,所以具有爭議的詞語要盡量避開(除非詞語本身即是你的觀點),進階而言,利用感性引導往理性的方式,往往更有效。
現在是該做些什麼的時候了!
知道並不等於做到,這些道理你知道,我知道,但我們有做到嗎?(顯然我還在路上)
知道就是從不可能,變成可能;從尋找方向,變成努力的向前踏出一步!
希望你和我的創作都會變的越來越好! 加油!
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想法!
留言
張貼留言